基金會介紹
緣起
宗旨
圖書館
會務概況
交通位置
與我們連絡
功德徵信
贊助方式
工作機會
服務公告
最新公告
課程活動
假日佛學院
華藏教學園區
經書法寶結緣
光碟結緣外借
其他網站連結
淨宗學會
佛陀及其教法
佛法基礎
佛經選讀
各宗祖師傳記
佛典故事
佛陀教育動畫集成
下載區
佛陀教育影音集成
經書電子檔
佛像電子檔
護生素食譜
佛學辭典工具
佛陀教育電子報
佛陀教育月刊
網路電視台
網路現場直播
假日佛學院
護生環保
護生園地
環保園地
護生文集
護生素食譜
下載與連結
護生環保
活動花絮
環保園地
護生文集
護生素食譜
護生月曆
下載與連結
網站導覽
基金會介紹
緣起
宗旨
圖書館
會務概況
交通位置
與我們連絡
功德徵信
贊助方式
工作機會
服務公告
最新公告
課程活動
假日佛學院
華藏教學園區
經書法寶結緣
光碟結緣外借
其他網站連結
淨宗學會
佛陀及其教法
佛法基礎
佛經選讀
各宗祖師傳記
佛典故事
佛陀教育動畫集成
下載區
佛陀教育影音集成
經書電子檔
佛像電子檔
護生素食譜
佛學辭典工具
佛陀教育電子報
佛陀教育月刊
網路電視台
網路現場直播
假日佛學院
護生環保
護生園地
環保園地
護生文集
護生素食譜
護生月曆
下載與連結
回上一層
影音集成主目錄
初機佛學 [C010]
因果、護生故事 [C012]
基本教理 [C009]
地藏法門 [C031]
觀音法門 [C030]
般若 [C006]
華嚴 [C001]
法華、天台 [C002]
淨土 [C004]
佛教經論 [C008]
開示演講 [C011]
道源法師簡介
道源老法師自述年譜
仁光法師紀錄初稿
晴虛、宏玄、施旺坤修訂
清光緒二十六年
(1900)
一歲
源公法師於清光緒二十六年農曆十月五日寅時出生於河南省商水縣周口鎮,俗姓王,父諱德馨,母陶氏。
清光緒三十二年
(1906)
七歲
是年春,父送師入私塾讀書。
清光緒三十四年
(1908)
九歲
喪母!與胞姊同為嬸母收養,得以長大成人。
民國八年
(1919)
二十歲
是年中,相依為命之胞姊及嬸母相繼去世!悲痛之餘,頓感人生無常!乃毅然投本鎮普靜堂禮隆品上人座下求剃度焉出家。
民國十二年
(1923)
二四歲
赴湖北漢陽歸元寺,依覺清律師求受三壇大戒,並留住寺內參學。
民國十三年
(1924)
二五歲
是年秋,返本寺,輔助剃度恩師隆公上人料理寺務。
民國十六年
(1927)
二八歲
得悉江蘇省常熟虞山興福寺,慈舟大師開辦僧學院;乃辭師南下,入學求法。
民國十七年
(1928)
二九歲
隨侍慈舟大師赴蘇州靈巖山,創建淨宗道場。
是年秋,偕同慈航法師去安慶迎江寺,助理寺務。
民國十八年
(1929)
三十歲
是年春,入武昌佛學院,親近太虛大師。
民國十九年
(1930)
三一歲
偕同白聖法師至洪山寶通寺,閉關潛修,歷時三年。
民國二十二年
(1933)
三四歲
出關。應淨嚴法師之約,回開封,任河南佛學院教師。
民國二十三年
(1934)
三五歲
朝禮普陀、九華兩大名山。朝山後,繼赴靈巖山親近印光大師。
民國二十四年
(1935)
三六歲
至上海,親近圓瑛大師。
民國二十五年
(1936)
三七歲
受慈舟大師教命往福州法海寺,代理法界學苑教務。
民國二十六年
(1937)
三八歲
受慈舟大師之命,將法界學苑遷往北平淨蓮寺,輔助大師開講華嚴經。一時僧眾嚴持律儀,篤修淨土,教化大興。
民國二十七年
(1938)
三九歲
應智達和尚之請,任河北省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住持,提倡結夏安居,講演戒律,寺風丕振!
民國二十九年
(1940)
四一歲
應北平廣濟寺現明老和尚之請,任該寺設立之宏慈佛學院暨翠峰寺設立之八敬學院主講。同時又承慧三法師之介紹,擔任廣化寺佛教學院教授。凡所講學皆以持戒念佛為主旨,故三院僧尼,全體皆過午不食,半月誦戒,結夏安居。又廣濟寺每年冬期開壇傳戒,師連任六次教授阿闍黎,在戒期中,詳解三壇戒律。戒師戒子,悉皆過午不食。開近代佛教在傳戒會中,講演戒律之風氣,當自師始!
民國三十二年(1943)
四四歲
張家口賜兒山雲泉寺越塵老和尚,將自己主持之子孫廟,改為十方道場,聘師為第一任住持。
是年被推選為中國佛教會察哈爾分會理事長。
民國三十三年
(1944)
四五歲
五臺山廣濟茅蓬壽冶和尚來約,相偕朝禮五臺。並於朝五臺山後,在廣濟茅蓬為眾僧講比丘戒本一遍。
民國三十四年
(1945)
四六歲
應請至天津居士林,講圓覺經。又到大悲院講地藏經。
民國三十五年
(1946)
四七歲
出山海關,在長春般若寺講金剛經,地藏庵講地藏經。
民國三十六年
(1947)
四八歲
應白聖法師函邀,至上海靜安寺,代理住持及主持學院教務。
民國三十七年
(1948)
四九歲
朝禮普陀山聖蹟,在百子堂講普門品、地藏經各一遍。
民國三十八年
(1949)
五十歲
是年三月底,同白聖法師來臺灣,住臺北市十普寺。五月間,在該寺講八大人覺經。月底,至新竹靈隱寺助慈航法師開辦僧學。九月,至中壢圓光寺,講金剛經。十二月,至基隆市寶明寺,講金剛經,及主持彌陀佛七。
民國三十九年
(1950)
五一歲
正月初,患病,往臺北醫院診治月餘。病癒出院,再到寶明寺靜養,繼與修果、仁光,發起創建海會寺。四月,回十普寺,講金剛經、心經。七月講地藏經。
民國四十年
(1951)
五二歲
三月,在十普寺講阿彌陀經。
四月初八,海會寺佛殿工程開工。七月,在十普寺講起信論及圓覺經。是年冬,佛殿工事告竣。
民國四十一年
(1952)
五三歲
正月十六日,由臺北十普寺遷居基隆八堵正道山海會寺。二月初一日。舉行佛像開光典禮。
是年冬,臺南大仙寺傳三壇大戒,師任教授阿闍黎,是為臺灣光復以後,第一次傳戒。
民國四十二年
(1953)
五四歲
海會寺添建觀音殿一棟。
民國四十三年(1954)
五五歲
是年秋,獅頭山元光寺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民國四十四年
(1955)
五六歲
海會寺添建三學堂一棟。
是年春,臺北市十普寺傳三壇大戒,師任故授阿闍黎。
是年冬,臺南縣火山碧雲寺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民國四十五年
(1956)
五七歲
是年春,臺北縣觀音山凌雲寺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是年冬,屏東市東山寺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民國四十六年
(1957)
五八歲
海會寺添建五觀堂一棟。
是年夏,師隨中國佛教代表團,出席泰國佛紀二千五百年紀念大會,並至高棉國宣揚佛法。
是年十一月十七日師聞慈舟大師在北平安養精舍生西,悲痛不已,即與白聖法師相商於十二月十五日在臺北十普寺啟建佛七,二十一日圓滿,舉行追思會,師編輯「慈舟大師法彙」以報師恩。
民國四十七年
(1958)
五九歲
是年春,師應請至臺中市靈山寺主持念佛七法會。
民國四十八年
(1959)
六十歲
海會寺添建地藏殿一棟。至此,本寺工程,告一段落。
是年春,臺北市十普寺再次傳三壇大戒,師任教授阿闍黎。
民國四十九年
(1960)
六一歲
在屏東市東山寺,講演楞嚴經。
民國五十年
(1961)
六二歲
是年秋,海會寺第一次傳四眾戒,師自任得戒和尚。
民國五十一年
(1962)
六三歲
海會寺首次舉行結夏,期間,師講演法華經、比丘戒本、比丘尼戒本、梵網經菩薩戒本。供各地僧尼來寺參加安居,聽講經律。
民國五十二年
(1963)
六四歲
是年春,臺北臨濟寺傳三壇大戒,師任教授阿闍黎。
本寺舉辦第二次結夏,期間,師講演大涅槃經。
是年秋,東山寺圓融住持,創辦東山佛學院,聘師為院長。
民國五十三年
(1964)
六五歲
是年春,當選中國佛教會理事長。
師以在屏東講經之便,去小琉球靈山寺布教。
基隆大覺寺傳三壇大戒,師任尊證阿闍黎。
應請至澎湖潮音寺講普門品,傳授在家三歸、五戒、菩薩戒。
夏季本寺第三次舉行結夏安居,期間開講起信論、圓覺經、地藏經。
是年冬,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在印度鹿野苑開會。中國佛教會組代表團前往參加,師任團長。經香港、泰國,再到印度,在鹿野苑參加會議外,並朝禮菩提場、涅槃場、靈鷲山、祗樹給孤獨園、那爛陀寺、尼連河、恆河等聖地。並在印度傳授三皈依,求受皈依者多至一百餘人。
民國五十四年
(1965)
六六歲
中國佛教會召開世界華僧代表大會,師被推為主席團主席。
民國五十五年
(1966)
六七歲
是年冬,臺北臨濟寺第二次傳三壇大戒,師任羯磨阿闍黎。
民國五十六年
(1967)
六八歲
海會寺興工建七層海會塔。並成立財團法人,師任董事長。
民國五十七年
(1968)
六九歲
是年春,師應邀前往香港弘法,在普慧蓮社講彌陀要解,在佛教聯合會,講念佛圓通章。華嚴蓮社,講普門品。菩提學會,講四十二章經。並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是年秋,基隆大覺寺第二次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民國五十八年
(1969)
七十歲
海會寺起建蓮池樓、香積寮。是年冬,海會寺第二次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民國五十九年
(1970)
七一歲
農曆三月二十五日去香港,在香海蓮社講觀無量壽佛經,並在各佛堂講演經論,至七月十二日返臺。
八月初九日至十五日,彰化佛教支會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十一月十六日,海會寺新建之蓮池樓、海會塔落成。
民國六十年
(1971)
七二歲
二月二十九日,在榮民總醫院,作全身檢查,發現高度近視中,更有白內障。
海會寺第二任住持修果退居,命仁光為第三任住持,五月初十日舉行傳法陞座典禮。
臺北市曹永德、金惠芬夫婦,發心將自己新建之四樓,作為佛教講堂,師為之題名志蓮精舍。七月十六日起,在該精舍講金剛經二十一天。
十月初六日去香港,在普慧蓮社講地藏經,傳授在家菩薩戒。在半春園主持念佛七。並在各佛堂講演經論。至十二月十二日返臺。
民國六十一年
(1972)
七三歲
三月初十日,接任北投大慈寺住持。四月間,在志蓮精舍講往生論。六月間,在本寺講往生論。
七月十八日,購買本寺左側國有山地一塊。八月二十日,到樹林海明寺輔助悟明法師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羯磨阿闍黎。八月二十八日起,在臺南湛然寺講金剛經。十月間,在高雄佛教蓮社講金剛經。十一月二十四日起,在高雄仁泉精舍講往生論。
民國六十二年
(1973)
七四歲
病危,幾不治!幸蒙三寶加被,轉危為安!療養三月有餘,方出醫院。
民國六十三年
(1974)
七五歲
師應香港九龍中華佛教圖書館暢懷法師之邀請,於正月十二日飛港,十六日起,在該館講大乘起信論。繼在各佛堂講演經論,三月底返臺。
四月初一日,在瑞芳弘明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閏四月間,在志蓮精舍講大乘起信論。六月二十日起,在本寺講大乘起信論。十月初八日起,又在志蓮精舍講圓覺經。
十一月二十七日,將「佛堂講話」一、二、三冊合訂付印二千本,一索而空。於是再印二千本。
十二月十四日,在志蓮精會,成立「四眾同修會」,按國曆每月第一星期六晚間共修念佛法門。
十二月間,臺北市東山高中,創立「中小學教師佛學講座」,請師講八大人覺經。圓滿之日,求受三皈者五十餘人。
民國六十四年
(1975)
七六歲
正月二十日起,中國佛教會舉行護國息災法會,請師每天晚上講演仁王護國般若經大意。
二月初二日起,在志蓮精舍講佛遺教三經。四月間豐原慈龍寺仁龍住持,請師講地藏經。
星雲法師組識佛教觀光團,請長老為顧問。先到韓國,後到日本。自六月十七日出國,至七月十二日返國。
八月十六日起。在海會寺講四十二章經。九月初一日起,在志蓮精舍講地藏經。十二月初八日起,在高雄佛光山講大乘起信論。
民國六十五年
(1976)
七七歲
是年春初,籌辦能仁佛學院。先向中國佛教會申請備案。二月初五日發佈開始招生。
二月十六日去香港,在中華佛教圖書館講圓覺經;並在各佛堂講演經論。四月二十二日返臺。五月初二日起,在志蓮精舍講阿彌陀經要解。六月二十日起,在海會寺講八大人覺經。
悟明法師組織弘法團,師為顧問。先後至美國、日本、韓國。自七月十六日出國,至八月二十一日返國。
九月初六日起,在慈龍寺開講四十二章經。十月初八日起,在志蓮精舍開講觀無量壽佛經。
民國六十六年
(1977)
七八歲
正月二十二日,能仁佛學院舉行開學典禮師親任院長。國外來臺學生——馬來西亞、星加坡、香港——計十六名。國內學生計二十六名。第一學期,師講勸發菩提心文,佛教初學課本。第二學期講佛教各宗派源流、般若心經。
六月二十一日在弘明寺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七月十六日起,前往嘉義南嶽殿講地藏經。十月初,在志蓮精舍開講普賢行願品及大勢至念佛圓通章。
民國六十七年
(1978)
七九歲
海會寺佛學院,第二學年全年,講賢首五教儀開蒙,二月十三日至十九日,在臺北慈雲寺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三月二十二日,去香港在中華佛教圖書館講金剛經,並在各佛堂講演經論,至五月十六日返臺。六月二十日起,在志蓮精舍開講無量壽經(淨土五經講完)。七月十六日起,在本寺講戒殺放生文。八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彰化鼓山寺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在本寺主持念佛七,圓七之後,又接著上課,過累竟致病重!十二月初二日,途至臺北三軍總醫院治療,至二十四日出院,回寺靜養。
民國六十八年
(1979)
八十歲
海會寺佛學院第三學年,上學期於正月二十二日開學,講金剛經。
六月二十一日去香港,在中華佛教圖書館講普賢行願品二週。三十日,主持九龍馬遊塘法源寺全堂佛像開光典禮,閏六月初八日為香海蓮社半春園觀音聖像開光。初九日起,在該園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七天。繼在香港佛教聯合會講「九品咸令登彼岸」三天,又在菩提學會講華嚴經賢首品七天。在法喜蓮社(香港佛經流通處)講法華經安樂行品七天。最後在法源寺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三天。七月初八日返臺。
二十日海會寺佛學院第三年下學期開學,師講大乘起信論。
民國六十九年
(1980)
八一歲
二月二十五日起在志蓮精舍開講普門品七天。
三月初臺北圓通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能仁佛學院第四學年上學期,講圓覺經。
七月二十三日在基隆海軍醫院住院開刀治療白內障。
八月十六日擔任北投大慈寺董事長兼住持。
九月十五日能仁佛學院第二學期開學。十月二日起為佛學院學生講維摩詰經。十二月十七日主持海會寺佛七,佛學院學生全部參加,請師講佛說阿彌陀經。
民國七十年
(1981)
八二歲
元月二十三日主持能仁佛學院畢業典禮。
二月二十八日因心臟不適住三軍總院療養至三月九日出院。
三月十一日至桃園正覺蓮社講阿彌陀經。
五月四日基隆十方大覺寺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羯磨和尚。
九月十三日至正覺蓮社開示地藏經要義。
十月二十五日起七天,基隆靈泉禪寺在家菩薩戒,師應請任得戒和尚。
十一月三日在志蓮精舍講金剛經。
十一月八日為雙溪聖南寺佛像開光。
十二月八日臺北縣福慧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教授和尚。
民國七十一年
(1982)
八三歲
新年初籌備重建海會寺大殿事宜。
是年春至正覺蓮社講心經。
七月十八日為臺北縣石碇鄉惠光寺佛像開光。
八月二日臺北普門文庫舉行齋僧大會,請師講盂蘭盆經。
八月九日在海會寺講八大人覺經。
十月十一日為臺北縣觀音院主持佛像開光典禮。
十一月十五日樹林海明寺傳戒,師任教授和尚。
民國七十二年
(1983)
八四歲
三月十日忽病危,住八堵礦工醫院,由於病情未見好轉,於三月廿八日轉至三軍總院治療,至五月十七日出院後在志蓮精舍靜養。
四月九日海會寺為重建大殿,開工拆除舊建物。
五月廿八日起師遷住中和淨宗蓮社,每週六主持念佛會與開示。
六月十三日埔里佛光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七月二十八日基隆十方大覺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九月十二日在中和淨宗蓮社講普門品。
十月三日至桃園正覺蓮社講八大人覺經。
十月二十六日臺北臨濟寺傳戒,師任教授和尚。
十一月廿七日師八四壽辰紀念日,自題:「三十五歲學講經,至今整整五十年,是否利生雖不知,至心說法蒙佛憐。」
民國七十三年
(1984)
八五歲
三月二十三日臺南法華寺為紀念善昌老和尚冥辰,開壇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暮春,至嘉義香光寺講大乘起信論,惜講至三分之二時,因喉嚨發炎完全不能出聲,未能講竟,師深感遺憾。
四月間,至高雄佛教堂講阿彌陀經。
五月十八日至宜蘭福嚴寺傳在家菩薩戒。
六月五日在中和淨宗蓮社講阿彌陀經。
八月二十一日至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弘法,至九月十日回國。
十月十日基隆月眉山靈泉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十月二十日起,在中和淨宗蓮社開講「五乘法及一乘法」。
十一月十八日屏東佳苳慈恩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民國七十四年
(1985)
八六歲
四月九日起,在中和淨宗蓮社講八大人覺經。
四月二十日為臺北佛教淨業林佛像開光。
五月十九日為北投金佛寺佛像開光。
七月一日赴香港上海周仲記造像所,訂造海會寺新建大殿之佛像。七月四日起,在中華佛教圖書館講普門品七天。七月十二日應香港佛教會會長覺光法師之請講金剛經開示三天。
八月初在中和淨宗蓮社講「釋迦佛八相成道」。
八月二十一日埔里香光精舍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十一月十三日高雄六龜妙通寺傳三壇大戒,師任羯磨和尚。
民國七十五年
(1986)
八七歲
三月初師開始編輯佛堂講話第四輯「佛說阿彌陀經講錄」。
三月十四日起,在中和淨宗蓮社講「六度詳解」。
四月九日曉雲法師率佛學院學生中和來淨宗蓮社參訪,師開示:「現代佛教比丘尼應負的弘法責任」。
五月二十五日起,在中和淨宗蓮社講四十二章經十天,此為師一生最後講的一部經,師已是八七高齡的老人,每日依著碗大的經文,講解一個半鐘頭,下座汗流浹背,仍不以為疲,其為法忘軀,弘法之勤,為近代所罕見。
七月二十四日師住進三軍總院,七月三十一日開刀治療攝護腺,至九月二十五日始出院,師此次住院達兩個月之久,在病中常吟:「病後方知身是苦,健時多為他人忙,四大不調行不得,終日獨臥涅樂堂,門為過客窗無紙,爐有寒灰蓆有霜,老僧自有安心法,八苦交煎總不妨。」
十月十七日臺北五股寶纈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此為師最後一次傳戒。
十二月十日師在海會寺主持佛七並開示,此為最後一次佛七開示。
民國七十六年
(1987)
八八歲
八月下旬佛堂講話第四輯「佛說阿彌陀經講錄」在菩提樹月刊連載(已於七十七年五月出版)。
五月起至十一月每月第一個星期六在淨宗蓮社主持「佛學問答講座」共七次。
師在今年結夏安居每月加拜四十八大願。
十二月二日師忽示疾住進三軍總院療養,但在住院不久,即拒絕飲食,每日僅進些流質食物,雖在病中,照常接見信眾,語詞清晰,神態安詳。
民國七十七年
(1988)
八九歲
二月下旬即農曆春節後師預知時至,白聖、悟明二長老,同淨心法師來問疾,師告云:「我往生之時已到,今年海會寺傳戒之事,委託汝等代為安排」。
四月一日清晨海會寺住持仁光法師入寂時,師抱病親往助念並予開示:「今年傳戒之事,已有安排,你可放心,現在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極樂。乘願再來,現高僧相,度化眾生。」旋告侍者弟子云:「你師父已走,我也要走了。」並囑咐圓寂後二十四小時入殮,大眾念佛二十一天,荼毘後將靈骨供在本寺海會塔第六層。
四月十五日夜十一時忽囑徒眾隨侍回海會寺,上床右臥後,徒眾為欲助念而大聲念佛,師以手示勿高聲。至翌晨三時許,移坐椅上,端身正坐,答眾問云:「一切都已放下,心中毫無罣礙。」並同意率眾念佛,求生極樂。旋即從容登榻,右脅安臥,並囑將其臥姿端正,即不復語,惟脣動隨眾念佛,諸根悅豫,正念分明,如入禪定。
四月十六日白晝全日心跳、血壓均正常,至下午七時三十分許,呼吸漸弱,體溫漸低,在四眾弟子精進念佛聲中,安詳捨報,往生蓮邦。十八日下午大殮時全身柔軟,面貌如生。遺容供眾瞻仰,復七日封棺無有異味。
五月十三日晨,移靈至臺北臨濟寺舉行讚頌傳供大典後,發引中壢荼毘。獲舍利千餘顆,五色燦爛瑞相昭然。